1910年隆尼施甚至将出口的橄榄枝伸向了日本,这一年其出口量达到了创纪录的巅峰。年产量达3000台,其中对大英帝国的供给占了总产量的45%。同时拥有370名工人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隆尼施公司和家庭来说,是个悲剧性的时刻。艾尔伯特隆尼施死于1917年;赫尔曼也失去了他的独生子。同时在俄国革命期间,隆尼施失去了他们在圣彼得堡的工厂。1918年,赫尔曼隆尼施将公司卖给了路德维希霍普菲尔德公司,而他仍然当任德累斯顿隆尼施工厂的经理。1925年赫尔曼隆尼施去世,享年70岁。

世界经融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,给钢琴制造业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的打击。1945年二月13日,德累斯顿的隆尼施工厂在战争突袭轰炸中被彻底摧毁了。而路德维希霍普菲尔德公司在莱比锡郊区的原厂,在这次战争中几乎毫发无损的幸存下来;它也成为了隆尼施钢琴的新厂址。


1900–1944

一个闻名于世的全球性品牌、一个音乐界的先驱

在此跨越世纪之际,隆尼施已经成为了音乐界一个闻名于世的先驱。众多当时最为著名的艺术家,包括理查德•施特劳斯、格里格、普契尼、鲁宾斯坦、拉赫玛尼诺夫等,都使用隆尼施的三角琴和立式琴。

1901年,隆尼施公司被命为奥匈帝国皇家钢琴供应商。1902年,隆尼施开始了与路德维希•霍普菲尔德的合作。由隆尼施提供三角钢琴与立式钢琴给霍普菲尔德公司,霍普菲尔德公司(莱比锡)再将其制造成“Phonola”自动演奏系统钢琴。

1906-1908年,著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及其家人来到德累斯顿过冬,在这期间他与隆尼施再续前缘。如今,他曾经使用的隆尼施型号为59183的三角钢琴,完好的保存在俄罗斯伊凡诺夫卡的拉赫玛尼诺夫博物馆。就在这台钢琴上,他创作了著名的第三钢琴协奏曲。


1945–1999

成功起源

1945年,在二站中被摧毁的工厂成为战后苏联赔偿的一部分。1946年,莱比锡钢琴公司成立了。

1948年,13台早期制造的立式钢琴和第一台隆尼施钢琴,在二战后首次在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展出。

1949年,5台钢琴出口到了墨西哥,这也是二战后的首次出口。1954年,工厂的年产量已恢复到720台。直到1960年,公司再次把主要生产力集中到钢琴生产上来,随后年产值达到2000台。

1964年,工厂安装了流水线,开始了工业化生产,在流水线上220台钢琴能被同时进行加工。由此,工厂每年能生产4179台立式钢琴、144台三角钢琴。产量达成了重大的飞跃。由于日益增长的出口需求,工厂的生产能力必须有大幅度的提升。1967年霍普菲尔德公司与莱比锡钢琴公司两间钢琴厂合并,并与键盘厂及击弦机厂一起,成立了德国莱比锡钢琴联合公司。

1976年,隆尼施立式钢琴集中在其第一工厂进行生产,总产量达到7819台,三角钢琴则主要集中在新的第五工厂进行生产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,莱比锡钢琴联合公司实现了巨大的飞跃,年产立式钢琴21000台、三角钢琴1300台、羽管键琴350台,同时由7个立式钢琴公司和三角钢琴公司,以及6个配件公司(击弦机、键盘、音板、外壳、金属零部件、铁板)组成,整个公司的有雇工3300名,成为了欧洲最大的钢琴制造商。

1990年 - 德国统一

莱比锡钢琴联合公司被解散。随后在其第一工厂原厂址上重新建立了莱比锡钢琴公司。在市场经济状况不佳的大环境下,公司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期,但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。在连续十年的大规模生产后,隆尼施钢琴重归巅峰。

1992年,公司完成了生产的变革同时重新设计了新的产品系列。同时公司史无前例的营销攻势,确保了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市场份额。隆尼施的乐器凭借着其的质量,再次获得了所有西欧、南欧国家及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认可。其次,公司将其的销售版图扩张至了远东。出口琴占了生产总额的70%。

1994年,公司开始与其他高档品牌合作,1944年,隆尼施与一些高档品牌签订了合作协议,许多品牌在隆尼施工厂贴牌生产大量半成品、成品钢琴。

1995 - 隆尼施150年

值此150周年纪念日之际,隆尼施重新开始了三角钢琴的生产。1999年,公司已有4种型号的立式钢琴、两个型号的三角钢琴,共103款样式供选择。同时再次扩张了出口版图,将销售地域延伸至澳大利亚、新西兰以及美国。

› 更多讯息